負利率的扭曲環境下,投資沒錢賺,借錢借貸才是最佳理財之道?知名債券經理人葛洛斯表示,資金無法孳息,投資人賺不到錢,央行所剩時間無幾,必需盡快拉高成長,否則市場將一路狂瀉。

CNBC、MarketWatch 30日報導,葛洛斯在4月投資展望報告稱,不少專業投資人管理資產的方式,就像小學生,不了解負殖利率債券的荒謬性和嚴重後果。他說,這些人預期殖利率還會更低,因此買進負殖利率
借錢債券,想趁到期之前出售賺取利差。這些人認為他們不會持有到期、來到注定虧損的終點線。葛洛斯警告,已開發國家公債有30~40%為負殖利率、日本債券更有75%為負殖利率,勢必有人會持有到期蒙受虧損。

葛洛斯強調投資債券虧錢,錢進股市情況也不會太好。央行刻意壓低利率、甚至砍到負值,盼讓眾人投資正殖利率
借貸資產,帶動通膨再膨脹,但是此一策略在真實世界不會奏效。他說,負利率造成資本虧損、而非資本利得,金錢無法孳息,借款投資人難以獲利,除非實質成長/通膨(名目GDP)能提高到一定地步,允許央行利率正常化,否則依邏輯推論,市場將下跌、而非攀升。

葛洛斯接受CNBC「Power Lunch」訪問進一步解釋,這是小學一年級的數學,債券殖利率為零或為負值,意思是持有債券賺不到錢。他在
借貸投資展望提到,資本利得和未來預期報酬會和貓熊一樣,極為罕見、生殖能力又差。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陷入停滯,必須提高名目GDP成長。

葛洛斯說,他的解決之道不是絕望放棄,而是走出動物園。當前情況下,與其投資做白工,不如利用零利率多加
借貸借款。

負利率備受爭議,國際央行為何甘冒風險,實施此一大膽措施?有人認為,這是央行絕望之舉,他們無法用傳統方法壓低
借錢債務,只好冒險一搏,盼能治好垂死患者。

MarketWatch專欄作家Satyajit Das 29日專文指出,歐洲央行(ECB)、日本央行(BOJ)跨過最後界線,施行高風險的負利率政策。他們目的很清楚,要把存款者的財富,轉移到
借錢借款者手上。這等於央行承認失敗,坦承傳統的債務控制方法已經失效。